海关总署新推出16条优化营商环境措施 促进外贸发展
为全面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决策部署,6月12日,海关总署在海关职责范围内,推出了优化营商环境16条,为营造市场化、法治化和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出海关贡献。
中国海关总署6月12日推出16条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。
海关总署召开例行记者通报会表示,优化营商环境16条将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,提振外贸发展信心。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吴海平表示,去年,海关总署先后出台了23项稳外贸措施,为去年我国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提供了坚实支撑。下一步,海关总署将着力抓好16条落实落地,要求全国海关对16条因地制宜出台细化的配套举措,有针对性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,并强化政策措施落实反馈。
推荐文章
-
尽管欧盟对电动汽车加征关税,中国仍预计 2025 年以 558 万辆的出口量蝉联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,同比增长 14%。上汽等车企通过引入混合动力车型应对贸易壁垒,比亚迪、奇瑞等品牌在欧洲及东南亚市场表现强劲。2025 年 1–7 月,中国汽车出口 418 万辆,新能源汽车出口 171 万辆,同比增幅分别达 20% 和 46%。
-
美国商务部宣布新的汽车关税抵消流程,允许制造商根据其在美国的汽车产量申请降低对进口零部件征收的 232 条款关税。此举旨在增强美国本土组装能力,减少对海外生产的依赖。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申请减免车辆建议零售价(MSRP)3.75%(2025–2026 年)或 2.5%(2026–2027 年)的关税。
-
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8月22日对外发布《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》。《方案》提出,到2025年,一批示范项目落地实施,一批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应用,若干有利于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的支持政策、商业模式和监管机制逐步完善。《方案》提出,将布局一批技术水平领先、减排效果突出、减污降碳协同、示范效应明显的项目,并明确了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重点方向、保障措施、组织实施方式等。 《方案》分2025年、2030年两个阶段提出了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的工作目标。到2030年,通过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带动引领,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、示范、推广模式基本成熟,相关支持政策、商业模式、监管机制更加健全,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国际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强,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。 从内容上看,《方案》将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按照源头减碳、过程降碳、末端固碳分为三大类。 在源头减碳类方面,将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,从加快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要求出发,在非化石能源先进示范、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、先进电网和储能示范...